千名记者一线行种桑养蚕,口角村结出致富

文案策划招聘求职QQ群 http://mrkbao.com/xwzx/5190.html

百色新闻网6月29日讯(记者罗霞黄荣盛文/图)那坡县是广西8个陆路边境县之一,也是今年必须摘帽的52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这里山多地少,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3%,人均耕地不足0.6亩。那坡县如何打赢打好这场脱贫攻坚收官战?6月28日,记者跟随采访团来到该县城厢镇口角村的县级桑蚕产业核心示范区采访。

仲夏的口角村绿意盎然,驱车沿着硬化的道路往前走,一座座白亮亮楼房和一片片青翠欲滴桑树林映入记者眼帘。在村里走访,村民们都说这几年口角村发生了巨大变化,究其原因,就是那漫山的桑叶以及蚕房里那吐出的“银丝”。

蚕茧。

“这是今年养的第五批蚕了,明天就可以拉到漕丝厂卖了。”口角村那布屯村民罗永平正在蚕房里捡蚕茧,家里即将又有一笔可观的收入,罗永平脸上有掩不住的笑意。罗永平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年开始发展种桑养蚕,“一开始是跟着何大姐养蚕,第一年就有了2万多元的收入,后来我就把家里所有的地都拿来种桑树。年,我养了10批蚕,年收入近3万元,成功脱贫了。就是做了这个产业才能成功脱贫,如果不做,现在都还没办法脱贫呢。”罗永平笑呵呵说。罗永平口中所说的“何大姐”就是该村村民委副主任何玉飞。

口角村那布屯村民罗永平正在蚕房里捡蚕茧。

在发展桑蚕产业之前,玉米是口角村的主要农作物,也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然而石山多、良田少,村民们忙碌一整年也挣不来几个钱。看着邻村都有了致富产业,很多农户靠发展产业实现了增收、贫困户成功脱贫,而口角村一个像样的产业也没有。何玉飞心急如焚,便萌生了发展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念头。经过多方调查,她认为种桑养蚕有投入少、见效快、收入高等好处,而且该村气候环境很适合种桑养蚕,便动员村民种桑养蚕。

何玉飞在摘桑叶。

何玉飞的想法与驻村第一书记冯显云不谋而合。为了鼓励村民们发展种桑养蚕,冯显云与何玉飞登门拜访各家各户。终于,在他们的坚持不懈下打动了4家农户,均同意尝试发展桑蚕产业。找到愿意试“吃螃蟹”的第一批农户之后,冯显云一鼓作气,帮助他们购买化肥、蚕具、抗旱水管等材料,并出资协助他们平整土地、建造蚕房,并带着他们到周边的百合乡、百南乡学习种桑养蚕技术。

何玉飞正忙着给蚕喂食桑叶。

“一个星期也只能是学到一些入门的技术,回来后就自己一边养一边摸索。”何玉飞回忆道,“开始的时候,村民们都说,养蚕技术要求高,蚕虫很容易染病,我也很担心,所以我就先自己尝试去养。”年养的第一批蚕,何玉飞得了元,激发了村民的积极性。养第二批蚕时,何玉飞开始有意识地叫村民来自家蚕房帮忙,学习饲养、育苗、消毒、防病等技术。如今,在口角村,第一批出去学习的农户都逐渐成为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在种养过程中,他们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学到的技术和经验免费传授给村民,给他们充当技术员、销售员,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何玉飞的蚕房。

有了技术支持,村民们发展桑蚕产业的积极性高涨。据悉,目前口角村全村种桑面积余亩,共有61户农户发展桑蚕产业,其中贫困户45户,贫困户覆盖面75%,户均增收达2.5万元,桑蚕产业作为口角村特色产业已经成为贫困户脱贫的有效途径之一。年,口角村脱贫27户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76%,全面完成国家“两不愁三保障”及自治区“八有一超”“十一有一低于”脱贫指标,顺利脱贫出列。在口角村县级桑蚕产业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下,达腊、者仲等周边村屯发展桑园面积达余亩,带动种桑养蚕户余户,联动发展的规模效益逐步显现。

离开口角村时,沿路还能看到一些玉米地,稀稀松松。在这里,玉米已不再是主角,抢走它光环的,正是漫山的桑树林。郁郁葱葱的桑树林和掩在林间的蚕房,让记者看到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底气。在那坡,正有不少个像口角村这样的村落,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在大山里结出“致富茧”。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pozx.com/npxxw/15643.html


当前时间: